欢迎访问老教授协会网站!

咨询热线:0531-82349117

应势而生,创业·风华正茂 ——记一九五零年代的济南铁机

发布时间:[2021-11-30 9:1:49]    浏览量:5168次
  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四日,济南解放了。
  山东省省会济南,这座美丽的泉城,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
  济南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此时,平津和淮海两大战役在即。济南是津浦和胶济两条铁路干线的枢纽城市,东连青岛,北接天津,南通徐州、南京。接管并恢复济南铁路运输,是支援战略决战的重要任务。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中央军委就在济南成立了华东铁路局,接管了胶济线潍坊以西和津浦线薛城以北的铁路。一九四九年一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陇海铁路东线和津浦铁路南线也回到人民手中,四月,中央军委铁道部成立了济南铁路管理局,全国解放后,更名济南铁路局,承担着管理修复津浦、胶济、陇海等大部分干线铁路的繁重任务。
  新生的济南铁路局为了加快铁路运输生产的恢复和建设,培养急需的铁路人才,于1950年6月在济南开办了培养铁路专业技术人才的铁路学校,当年就招收126名学生。1950年下半年,首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亲自签发命令,要求铁路局设置中级技术学校,大量培养新生力量。“铁道部济南铁路中级技术学校”正式命名,1951年1月学校挂牌正式成立。首任校长由首任济南铁路局局长陈大凡兼任。
  学校成立伊始就开办了机车、车辆、线路、桥梁、商务、会计专业,加上已招生的信号、通信共有八个专业,招生450名新生,紧接着,当年9月又招生350名。学校成立的年前年后,连续三次招生,可见,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铁路事业多么急需人才!新设的铁道部济南铁路中级技术学校培养定位多么准确!育人任务多么紧迫!
  铁道部济南铁路中级技术学校是新中国在华东地区最早设立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山东又是老解放区,一时间,这所新建学校被有志青年所青睐,江苏上海一带文化基础较好地区的中学生纷纷北上报考。
  建校初,学校借用济南原扶轮中学的校舍,陈旧窄狹的校区难以容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建设新校成为学校当务之急。由于这所学校也是解放初期在济南市最早成立的工科类中等专业学校,省市领导十分重视,时任济南市委书记兼市长的谷牧亲自为学校在济南市区东郊批设了400亩校区用地。解放初的济南市区东至青龙桥,过了桥向东则是一片沟壑交错的荒野,新校区离市区有四华里,区内还有一片济南城区历代的墓群。建校初期学校领导班子都是经过战争历练的老革命,他们身上有战争留下的伤痕,更有敢打敢拼雷励风行的战斗作风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广大师生在校党委书记李毓芬带领下白手起家,揮铁锹,抡镐头,住席棚,走泥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建起了一座新校区。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虽然国家财政经费很紧张,但是新校建设的标准一点也降低。建筑设计中西结合,仿俄式有点洋味,建筑材料和施工讲究质量。一进校门是一座红专红瓦,精美洋气的教学办公楼,左右两边各有前后两组组合教室房。每组有六个教室。校园后边是学生食堂宿舍和实习工厂。园内西区是图书馆、实验楼和医务所。园内东区是体育场地。有体育器材比较齐全的运动场;有四百米跑道的田径场,还有符合比赛标准要求的游泳池。说到游泳池,师生们不会忘记时任体育教研室主任的李海东老师,是他带领学生镐挖肩抬,挖出泳池土方,又和学生一起,用树枝绑成背架从校外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的向学校背石料。一个标准的游泳池,只有最后垒砌水泥浇灌的工序是由瓦工完成的。
  尽管人们对建筑美的欣赏有时代印记,但是一直到八十年代,在较为偏僻的市区东郊,济南铁机无疑还是一道城市风景线。
  五十年代铁机有一支结构合理、名师云集、教书育人、誉满全路名、响彻齐鲁的师资队伍。他们中有来自铁路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既懂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有来自中学的优秀普通课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有从全国著名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也有数位留洋回国的学者。其中有的留学法国巴黎工学院;有的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有的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有多位毕业于黄埔军校、民国时期南京中央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专任教师。还有一支老红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共和国功臣组成的管理、后勤队伍。他们刚刚解脱了旧社会旧制度的压迫和束缚,对新社会充满了理想和希望,均以建设新中国为已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和学校建设之中。他们自编教材,自制教具实验设备,潜心教学,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他们自己动手建设校园。在他们中间涌现出一批名师,如李海冬、黄孟域、钟兴俭、刘方正、周宗汉、蔡孟博、劳定国、杨春山等。他们博学多才、严谨治学,精心施教,带领一批园丁,在铁机校园里培养一批批铁路新人。
  五十年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火红年代,学生抱着建设祖国的学习目的,热情高涨。有的老校友回忆当年的学习情景,特点就是刻苦、认真。冬天教室沒有取暖设备,手冻的发僵,脚冻的发麻,但寒冷不能减弱学习热情,晚自习早去晚走,教室和阅览室座无虚席,灯亮到很晚,在老师的催促下学生才离开。正是这种老师认真教,学生刻苦学的良好教风、学风,铸实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五十年代学校党委既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的优良办学传统,又积极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的办学经验,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社会主义铁路建设的中等专业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快出人才的教育教学体系。确立了从严治校,从严教学的办学原则。制定了“思想好,基础牢,技能强,作风实”的育人标准。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设置政治思想教育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立起一套教育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系统完整的工作制度。特别重视“怎么样做人、做什么样人”的人生观教育,号召学生学习张思德,白求恩和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的卫国战争英雄保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把一生献给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这些名言名句都成为了当年铁机学生的座右铭。学校党委组织学生经常参加校内外义务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甘于吃苦,勇挑重担,乐于奉献的思想作风。在教学上,教育学生打牢理论知识的基础,熟练掌握本岗位所要求的技能。当年教务校长黄乃康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提出并贯彻“一能”、“四会”、“三通晓”的要求,培养对又红又专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十年代是学校迅速发展时期,经过几年奋斗,硕果累累。教学“制度化、系统化”教育教学模式,受到来校考察的苏联教育专家的肯定、赞许;实验室建设走在全国铁路中专学校前面,铁道部长滕代远亲临学校视察,给予很好的评价。多部教师自编教材由出版社出版,其中张子干编著的《几何》,曾作为全国中专教材;黄孟域编著的《金属工艺学》为全国机械类中专统一教材,几经修订再版。鉴于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1958年,经铁铁道部和教育部批准,将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改建为济南铁道学院。附设铁道学院中专部。济南铁道学院设土木系和机电系。开设五个专业,其中热力机车和电力铁道专业学制四年,铁道供电、建筑、桥隧专业学制三年。济南铁道学院的成立标志着五十年代学校发展到一个顶盛时期。1962年国家政策调整,铁道学院停办,恢复济南铁路机械学校。 1963年暑假,济南铁道学院最后一批毕业生291人离校。铁道学院虽然仅办了五年,但它为学校积累了举办高等教育的经验。
  时势造名校,名校育人才。济南铁路机校应共和国铁路建设急需而生,又乘上共和国前进的列车茁壮成长,风华正茂。五十年代就有名校声誉的济南铁机毕业生很受欢迎。就连高精尖的研究机构都向铁机毕业生开启大门。1956届毕业生中就有26人被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选定,这些中专生经过多年的努力,有的人担任了科学院领导,有的人成为某个领域的科研带头人。五十年代末,国家建设大西南的成昆铁路线,1960届电力机车和铁路供电两个专业的毕业生纷纷响应国家召唤,奔赴西南边陲,建设成昆线。从祖国的西陲到东海,从南国到北疆,万里铁道线上,处处有济南铁机人的身影。据八十年代铁道部教育局统计,济南铁机的毕业生占到全国铁路技术人才的七分之一。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爱岗敬业,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贡献。有许多人被授于省市、国家劳动模范和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有许多人日后走上站段,分局和路局、高校、科研院所领导岗位。1953届毕业生张福庆曾任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副局长;1954届毕业生李植松曾任西南交大党委书记、教授;1956毕业生徐保林曾任华东交大校长、教授;1958届毕业生张岳琦,他毕业后分配到铁道部牡丹江机车工厂担任技术员,因工作优秀,才能突出,先后被选拔到市委、省委工作,八十年代后期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在吉林省政协主席职位上退休。
  学生以名校为荣,学生为母校扬名。2001年济南铁路机校建校50周年,張岳琦同志给学校发来贺信,“四十多年前,我曾在这里渡过三年的学习岁月,我和许多同学一样,从当年的铁道部济南铁路机械学校获得了以后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宝贵知识和品格教育。如果说,几十年来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经受了许多严峻地考验,都和当年学校的成功教育是分不开的。”
  今年是建党70周年,也是济南铁路机械学校建校70周年,时光流水,岁月如歌。而今党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昔日济南铁路机械学校已升格为山东职业学院,但是在广大校友的心目中,济南铁机依然是熠熠闪光的校牌!
供稿:山东省老教授协会高职高专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山东职业学院党委原书记 刘邦治

版权所有:山东省老教授协会 Copyright 2015-2016 老教授协会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玉函路45号 邮箱:3596866320@qq.com

管理入口 热线电话:0531-82349117 备案号:鲁ICP备16022038号-1 技术支持 : 泰安诺盾网络

0531-82349117